“颜值经济”风劲:整容乱象日盛 青少年成主力

2019-02-14 20:38

 1月19日晚上,安徽阜阳一名年仅23岁的网络女主播因整容失败跳楼自杀。此前不久也有报道称,贵州贵阳一名19岁少女在进行隆鼻手术时意外死亡。医美整形事故威胁生命安全的严重案例,再次引发全社会关注。

 
近年来,医疗美容整形特别是微整形越来越普遍。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,该行业鱼龙混杂,甚至还存在不少非法行医等严重问题。医美事故导致生命惨剧令人扼腕,但更值得警惕的是,在“颜值经济”的宣传导向下,不少青少年的审美和价值观已受到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。
 
医美行业“爆炸式”发展
 
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,“颜值经济”的兴起,让医疗美容行业逐渐由极少数人群的专属向广大群众普及,并成为继房地产、汽车销售、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。
 
专业从事医学信息咨询服务的比美特公司数据显示,我国医疗美容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4640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.14%。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数据同样证实,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全球第三大医疗美容市场。然而,医美行业爆炸式发展的同时,行业乱象也愈演愈烈。
 
不久前,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就起诉了一起案件。赵女士2018年7月在店里准备为顾客注射瘦脸针时被警方抓获,并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检方提起公诉。赵女士通过网上进货俗称“粉毒”的“韩国瘦脸针”,在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情况下为顾客打针,还曾为自己的丈夫注射,民警当场查获肉毒素针剂1支。
 
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,近两年,由于整容失败到公立医院进行修复的患者比较常见。一些在无证无照的机构做微整形手术的患者,手术效果不佳,发生术后感染甚至伤残、危及生命的情况也不鲜见。
 
“打玻尿酸打到视神经导致失明、脑栓塞的患者有好几例。”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曹东升说,她们都是在一些私人美容机构、工作室接受的注射,这些机构不仅没有医疗机构许可证,就连打针的人也不是医生,根本搞不清血管、神经的位置,甚至连注射的填充物也不一定是合格产品。不少机构号称他们的玻尿酸、肉毒杆菌是所谓的水货、走私货,其实就是假货。
 
暴露的失败案例,只是冰山一角
 
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,非法整形机构和非法整形行为已呈泛滥态势,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和举报,或是被媒体报道出的极端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。业内人士表示,一旦术后出现问题,这些非法机构或“游医”要么溜之大吉,要么就是给患者高额的“封口费”,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威胁恐吓患者。
 
“有一位隆胸手术患者来做修复,我问她填塞的假体是什么,患者本人也不知道,而当初做手术的美容院如今已找不到了。”曹东升说,“有的手术失败后不能收场,患者被送到医院,美容院就派人贴身照顾、全程看护,不允许患者跟医生多说一句话。他们的人还不停地劝患者手术已经失败了,后期修复要很多钱,不如用沉默来换取高额赔偿。”
 
在这种全方位掩盖下,医美的高风险往往不为消费者所知,特别是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,一些无资质“游医”转战网络,利用网络联系的便捷性和经营场所的隐蔽性,让受害者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坑儿。
 
——“游医”网上进药,“游走”店铺民宅。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王冷说,一种“新型游医”正与正规的美容场所经营者构成共同犯罪。现在常见的是由美容美甲店等提供场地,“游医”将药品带来并负责注射,经营双方通过网络联系,后再对收入进行分成。
 
“游医”隐蔽性较强且经营场所又不长期存放药品,仅在开展“治疗”时把药品带到现场, “反侦查”意识强。与此同时,“游医”的进货渠道多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构成的小圈子,不少人还会共享药品,并通过“微整形”培训班等方式,形成药品流通圈。
 
——进口假药集中,“医生”“自学成才”。曹东升说,“游医”、黑诊所使用的药品多是三无产品,甚至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。很多走私来的药剂都是外文或繁体字,没有准字号。
 
王冷告诉半月谈记者,被查获的肉毒杆菌多号称“韩国品牌”,来路不明,均被认定为假药。现有案件中为顾客注射瘦脸针的犯罪分子均对外宣传为“医生”,实际没有医师资格,仅通过观察他人或在美容院打工简单学习后,便在消费者身上付诸实践。一些经营者认为“法不责众”,因为圈子里大家都这么干。
 
青少年成整形主力,规范市场不容再缓
 
“整容市场如此之乱,不少机构还拼命鼓吹,只要长得好看就是人生赢家,误导了许多青少年。”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教授杨斌说,还有一些机构甚至联合互联网小贷公司推出所谓的“美容贷”,让一些没有支付能力的青少年在未经家长许可的情况下贷款整容。
 
“一些整形机构营销势头凶猛,通过广告、明星网红效应以及‘人带人’等精准方式揽客。美容贷等让收入水平不高的学生群体和年轻人更容易加入整形大军。”曹东升说,目前网络上“美得千篇一律”的“网红脸”流行,各种网站上的整容软硬广告铺天盖地,全社会亟须加强对年轻人审美观的引导,避免形成功利化的审美取向。
 
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人们更舍得对“美”投入,整形的市场需求大于正规供给。当前正规从事整形专科的医务人员缺口大,导致市场上各类机构和“工作室”疯狂增长、鱼龙混杂。而这些机构普遍没有配套的其他专科团队,如麻醉、急救、呼吸等,一旦发生意外就缺乏抢救能力。
 
杨斌介绍,正规的整形外科医师通常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,经过整形外科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,还需再经过多年正规的整形外科、美容外科专业培训,获得国家政府部门颁发的资格和执业证书,才有资质和专业技能从事整形美容工作,确保合法、规范地开展医疗操作。
 
王冷建议,相关网络平台亟须加强自身管理,审核美容从业者的经营资质,创新监管方式,避免无照经营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。消费者要意识到,即使是“微整形”也属于医疗项目,应通过正规医疗机构由执业医师开展服务。
 
(责任编辑:李嘉玲)